杨岭村里喜事多:风景变“钱景” 农民吃上“旅游饭”
2023-08-15 14:52:49 中新网 责任编辑:姚思寒 相关文章 文旅局长频频变装“出圈” 文旅如何“长红”引关注 社会综合2023-02-27 09:48:26 多地发放文旅体消费券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复苏 社会综合2022-07-07 10:25:35 上海8类文旅场所将逐步恢复开放 社会综合2022-06-30 08:29:59 文旅拥抱“元豫宙”,让中原文化“活”起来 社会综合2023-01-18 15:47:06 山西忻州:文旅融合视角下的长城文化展示 社会综合2023-06-27 21:29:42 湖北兴山:茶文旅融合让“生态饭”更“香甜” 社会综合2023-05-22 09:28:56 “剧本杀+文旅”,昙花一现还是未来可期? 社会综合2022-08-12 08:21:23 文旅观察:施光南故乡为啥能成为“希望的田野”? 社会综合2023-05-04 09:29:15 文旅局长变网红 如何在“流量”中寻求“留量” 社会综合2023-05-30 08:08:31 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继续释放消费潜力 社会综合2023-06-27 19:54:34 热点聚焦 2023看中国|生态环境政策展望——喜迎首个全国生态日 【潮起东方·中国外交之一带一路】亚投行助推“一带一... 盘点成都大运会上的台湾元素 热门评论 唱衰中国,只会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题:唱衰中国,只会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新华社记者许苏培 樊宇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 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发展的步伐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891亿美元。今年在全球外... 做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主人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题:做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主人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当前,京津冀黑吉等省市广大干部群众... 打赢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两场硬仗 志愿橙及千千万万普通人全力以赴,凝聚起防灾减灾救灾强大合力。统筹各类资源力量,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党群... 为暴雨中挺身而出的担当点赞 侯佩琛雨一直在下,心一直在牵挂。祈愿正在经历洪涝灾害和参与救援的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是这几天人们最...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2号 京ICP证01060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新网银川8月15日电 (记者 李佩珊)8月过半,六盘山下的杨岭村热闹不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抓住暑假尾巴来到此地,或住在农户家的民宿中,享受诗情画意般的田园生活;或畅游在杨岭生态园中,在彩虹桥下共度难忘的亲子时光;或走进露营帐篷内,品鉴纯正的安格斯牛肉“盛宴”。


(资料图片)

杨岭村新貌(航拍)。陈治学摄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地处泾源县城和固原市区的中间地带,过去,三面环山的杨岭村受交通区位和自然环境影响,产业薄弱、物资匮乏,是有名的“落后村”。近几年,杨岭村通过实施民宿改造、生态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面子”问题,还集中整治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里子”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游客参观杨岭村史馆。中新网记者李佩珊摄

记者再访杨岭村,满眼皆是翠绿的梯田,还有宽阔整洁的广场、错落有致的屋舍、文艺清新的生态花园……放眼望去,每个地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水泥路取代了泥土路,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秃荒山变成了绿山头,水、电、网、路全部畅通,杨岭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正由“一处美”向“一片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整体迈进。

随着环境持续变好,这个昔日冷清的小山村,还把风景变成了发展“钱景”,让农户吃上了“旅游饭”。

村民家整齐的院落,已成为对外开放的民宿。中新网记者李佩珊摄

村内最有名的当属“老马茶馆”。自从村子出了名,常有人前来参观,住在村史馆附近的村民马克俊便用自家牛棚改建成茶馆供游客休憩。茶馆建成后,家里的牛托管给了村里的养殖场,马克俊不仅能赚分红费用,家里也再无牛粪味,更多了几分茶清香。

记者到来当天正值周末,“老马茶馆”内,来自甘肃、海南、河北等地的游客和网络达人点上了八宝茶,聊起在宁夏的所见所闻。谈笑风生间,却见不到老马的身影。

“去年八月老马出车祸去世了。”听到游客的询问,马克俊的爱人杨玉琴哽咽答道,“老马虽然走了,但我还得坚强地活下去。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了,茶馆每天至少能带给我三四百元的收入,我会一直把茶馆开下去,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宁夏的八宝茶。”

游客在杨岭生态园内品尝安格斯牛肉火锅。刘杨摄

从老马茶馆出来,宽阔的村部道路两旁,100多家农家乐遍地开花。在村民马梅花整修的新院子里,大朵的菊花竞相绽放,满树成熟的苹果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干净整洁的民宿内,住着很多外地来的客人。“从2019年开办民宿至今,每年至少能多收入两万元。”马梅花告诉记者,旺季到来时,村里的民宿得提前预定。

“乡村游如今成了杨岭最靓的名片,我们还获评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12元,较2016年的6160元翻了一番。”杨岭村村支书马占富告诉记者,杨岭村还打造出了集采摘赏花、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杨岭生态园,每年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吸引各地游客参与其中。“组合拳”的助力之下,杨岭村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越来越高。

杨岭村露营地一景。中新网记者李佩珊摄

据马占富介绍,在今年5月举办的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上,因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突出成就,杨岭村还获得了“《中国名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称号。

“绿油油的玉米地儿,一片连一片儿;杨岭的喜事儿,一件又一件儿;人更勤了地更平了,路更宽了房更大了,产业旺了口袋鼓了,有奔头了幸福稳了……”如今,杨岭村村民演绎的歌曲《杨岭喜事儿》中,宜居宜业的美丽杨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头条 · LIKE